智在人為 技術創新引領物流發展
2020-01-08 20:40:54類型:原創來源:卡車人[kacheren.com]作者:李發鑫
2019年12月31日,在2020年即將到來的辭舊迎新時刻,卡車人[kacheren.com]特專訪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(簡稱“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”)主任、圓通速遞副總裁相峰先生。

把脈2019,展望2020,從技術創新引領的角度,全面分析物流行業變化,預測未來發展趨勢,介紹核心技術趨勢,建言物流從業者迫切注意問題。

以下為相峰先生論斷金句,還有采訪實錄。
相峰認為:
1、商貿電商化,物流快遞化,最近幾年的大趨勢;
2、不是企業在“搶飯碗”,而是用戶需求升級了,企業必須融合創新,才能滿足用戶需求;
3、根據我們研究,目前全世界申請專利最多的物流技術,第一路由優化技術,第二RFID信息識別技術,第三遠程控制技術;
4、我想提出“智在人為”,設備再智能都只是工具,都需要人來進行操控進行更新,機器是幫助人的,絕對不是為了取代人。
5、卡車制造一定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造,以用戶為中心,這個是不變的。
6、建議大家都要多學習,跟上時代發展,別被時代拋棄。
商貿電商化 物流快遞化
Question(以下簡稱Q):此次采訪主要想了解新技術對物流行業的促進發展,還有整個物流行業回顧2019并展望2020。目前無人駕駛技術、新能源物流車技術、輕量化技術、裝卸搬運技術和車聯網技術,持續推動公路貨運行業向智能化、綠色化、供應鏈化等方向發展,成為公路貨運行業邁向“升級版”的關鍵詞。請相總分析下。
Answer(以下簡稱A):非常感謝卡車人的采訪,關于2019年,我認為有兩點趨勢特別明顯,一是商貿領域電商化,另外一個就是物流領域快遞化,未來預計會更加明顯。
比如外賣、鮮花等等都是送貨上門,微信和支付寶也在大部分場景使用,購物越來越便捷,服務越來越周到,商貿都在走電商化的路徑。在物流領域,快遞是發展最快、標準化程度最高,也是目前最成熟的領域,很多其它場景,比如專線、零擔等物流也在加速快遞化,提供全程透明、時效高、反饋強的服務,都期望用更先進的技術,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另外中國的高速公里、高鐵、互聯網便捷支付都是世界領先的,國家對物流行業大力扶持,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的推出,交通強國戰略的推出,按軸收費和廣泛應用ETC等,很多國家政策都在促進物流更好的發展。也都在加速商貿電商化,物流快遞化的趨勢。

還有先進的技術,都會逐漸在物流的實際場景中落地,比如物聯網技術、路徑優化技術、遠程控制技術和無人駕駛技術等,都在逐漸的應用。比如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室推出的物聯網應用技術,可以實現貨車自動稱重,不用再去過地磅加快通行,提高效率;同時可以實現遠程的監控,并分析空載率等加速大數據的應用。
通過傳感器技術,我們可以遠程監控司機的駕駛行為,比如司機多少次剎車啟動,踩了多少次剎車,司機是否打哈欠,玩手機,抽煙等都可以遠程監控,提高節油水平,減少事故的發生。
在無人駕駛方面,我們看到現在新出來的卡車,基本都具備L2級自動駕駛的水平,也就是輔助駕駛的階段,在一些港口和物流園區內,可以實現L4級無人駕駛水平,有的已經在小規模應用L5級也就是完全無人駕駛卡車。無人駕駛目前在技術上已逐漸成熟,但是涉及到安全,還有經過嚴格的實測,還有國家法規方面的許可,距離無人駕駛在所有道路的應用,可能還需要很多年,但我們正在加速向這個目標邁進,預計會走在世界的前列。
在物流倉儲領域,特別是快遞倉儲領域,目前智能分揀設備和機器人已經大規模應用,卻是提高了效率,節省了人力,比如今年雙十一規模比往年都提高了很多,但是并沒有爆倉、物流延遲很多等問題,速度比往年都要快,這就是技術的力量。
先進物流技術 推動物流業加快升級
Q:您能把實驗室大概情況介紹下嗎?在物聯網和無人駕駛等技術方面,有哪些產品?
A: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簡介,2017年5月12日,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(簡稱“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”)正式揭牌。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是經國家發改委批復,由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牽頭,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、中科院上海物聯網有限公司、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5家單位共建。
截至目前,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已經完成智能物流裝備研發8種,參與制定物流相關標準17項,承接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11個,申報專利35項,發表論文29篇,聯合并服務物流行業企業用戶1000家,發布物流關鍵技術報告2份,提交軟課題研究報告5份,召開物流國際/國內開放交流會議3次,建成示范基地和物流產學研聯合課題共4個,建設物流科技相關聯合實驗室16個,孵化創新創業公司2個,建設智慧物流創新工場1個,累計培訓人員達1000人次等等,在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,先后獲得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等榮譽,加快了破解物流快遞業面臨的瓶頸問題,助推行業創新轉型的步伐。

Q:目前物流行業貌似處在“搶飯碗”的階段,比如順豐京東原來做快遞,現在力推大包裹,本來做零擔的德邦、安能也在推出快遞服務,還有做干線的,成立了比如壹米滴答、聚盟等新的聯盟平臺,您怎么看待“搶飯碗”的問題?
其實這應該一個融合的風口,就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縱向、橫向的延伸,把產業鏈做大做強,這與著力發展主業是否沖突呢?
A:這個跨界融合,很難一概而論是好還是壞,我覺得是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吧,主要是客戶對高時效、更好的服務體驗、門到門、及時反饋和過程透明的需求,倒逼物流企業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務,那么物流企業就必然向橫向和縱向的供應鏈延伸。
比如家具、家電等過去標準化物流較少,還需要提供安裝服務,很多傳統的零售商也開通了線上銷售,那么消費者就需要線上下單,在自己家享受全流程服務,至于中間物流怎么運輸、怎么標準化、怎么門到門等,不是消費者關心的,消費者也沒有理由關心,就是需要一鍵下單,直接收貨安裝。這就需要物流企業自己拓展服務能力,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。以前運快遞的設備就并了,包括倉儲、叉車、分揀系統等等都要專門革新。
所以不是都要搶別人的飯碗,而是消費者需求升級了,倒逼物流企業必須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創新拓展,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,未來各行各業應該都是這一趨勢。
Q:最近幾年專線物流和零擔物流的加盟模式興起,成就了壹米滴答、聚盟、三志等公司,也在走快遞曾經走過的路,您對此怎么看?
A:其實在快運這一領域,最先開拓的是安能,安能就是最先把快遞成功的加盟模式復制到專線和零擔物流領域,獲得了快速發展。
這就觸及到了我多年來強調的商業模式創新上來了,創新有很多種,技術創新更重要,但是商業模式創新同樣可以提高效率,提高服務質量,早些年三通一達走的都是加盟,證明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模式,現在復制到專線和零擔上,我也是很看好的。
這種總部提供信息技術支撐,提供IT中心和結算中心,標準化的流程控制,在具體的業務操作層面選擇加盟合作,這樣可以發揮彼此優勢,可以發揮總部集中力量技術和模式創新,具體業務更好的本地化,也非常適合中國幅員遼闊的多樣化的市場,這樣對總部來說,邊際成本幾乎為零,是一個成功的模式。
這也就是我們正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,因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在陌生的環境中創造信任,是去中心化的,全程可追蹤,而且不會被篡改,如果可以應用在物流行業,將是革命性的變化。
Q:目前關于物流行業有哪些相關的熱門技術?未來物流行業將受到哪些技術引領發展?
A:我們實驗室做了專門研究,就是未來哪些技術是物流行業最重要最關鍵的技術,我們發現在全世界范圍內,與物流相關的技術專利,排在前三的是,第一路由優化技術,第二RFID信息識別技術,第三遠程控制技術。
我們發現排在前三的專利技術,是與中國物流業發展需求高度吻合的,這三項專利更本質的體現在運籌學、大數據算法和物聯網等深層技術上,體現在運籌學的精細化管理,物聯網的人工智能等等方面,我們要把先進的技術怎么落地在物流領域更好的應用,這是我們目前著重研究的課題。
智在人為 加快學習融入未來
Q:隨著技術的發展,也有新的問題出現,比如不少一線物流從業者擔心自己失業,被機器占據了工作崗位,未來大部分的人會不會被機器取代?
A:這個是我特別想談的一個領域,你們網站叫卡車人[kacheren.com],名字非常好,說明你們一開始就是以人為本。我想提出一個口號就是“智在人為”,不管是無人倉、無人機、自動駕駛等智能化設備,都只是工具,都需要人來進行操控進行更新,還會誕生很多新的工作崗位,機器是幫助人的,絕對不是為了取代人。
未來一線的操作人員,最基本需要會操作會使用智能設備,同時智能設備需要維護和維修人員,后臺的研發工程師需要大批量的創新更新換代。
未來向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是不變的,現在移動支付、視頻通話等都已經習以為常,自動擋汽車早已跑遍大街小巷,這都是趨勢,未來很快就會有新的智能化體驗,在物流領域同樣如此。
怎么面對這一趨勢,培訓、學習是必須的,都需要提升來適應甚至引領這個智能時代發展。
比如快遞小哥,他們非常辛苦,是快遞行業的一線從業者,國家新增就業的2%都來自快遞行業,大部分是快遞小哥。物流行業作為服務行業,服務是有溫度的,本質上還是有人去傳遞的,這個不會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而改變。
我也建議國家出臺更多的措施來保證一線物流從業者,包括快遞小哥,卡車司機他們的生產生活保障,安全保障,增強他們的獲得感。同時也建議物流一線從業者加強學習,提升技能和服務水平,更好的參與到未來的服務中。

Q: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,卡車制造水平也在不斷升級,特別是智能設備應用,還有未來的無人駕駛,那么關于未來物流需要什么樣的卡車呢?
A:關于卡車的,我就一個建議,就是卡車制造一定要根據用戶的需求來制造,以用戶為中心,這個是不變的,用戶需要什么樣的卡車,就制造什么樣的卡車,這也是供給側改革,不是自己閉門造車。
比如快遞領域,隨著包裹量的越來越多,大件快遞推動后,單個包裹也越來越重,那么就需要大空間高承載的物流車,在不超載的情況下,盡可能增大空間和承載,同時節油、舒適性等這都是用戶切實需要的。不管是傳統油車還是新能源物流車,核心就是關注你的客戶。
最后我想說,物流行業作為一個資源密集型行業,是人才、資本、資源密集的行業,一定要通過創新才能發展,由于環節眾多,人員眾多,就需要協同創新。當然一切的創新就需要圍繞著用戶的需求來,只有解決了客戶的痛點,才是好的創新,才能獲得發展。祝愿大家新年快樂。
熱門文章
- 冠軍選手來了!看運多多·傲運... 2023-08-01
- “清一色綠色軍團”,“鐵粉”... 2023-08-01
- 復購6輛奔馳卡車!魏國清用高端... 2023-07-31
- 對話遠程:如何用五年 成為首... 2023-06-02
- 淄博燒烤爆火VS大運V9熱銷的密... 2023-05-25
- “挖呀挖”火爆源于美好 大運V... 2023-05-24
- 現代商用車關懷服務行動 駕駛... 2023-05-15
- 深度定制 煥新而來 歐航歐馬... 2023-05-15
- 擎領未來 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新... 2023-05-15
- 楊師傅:結緣汕德卡G7S燃氣車 ... 2023-04-28





